“國有史,地有志,家有譜”,志書是記錄地方自然與社會等方面有關歷史與現狀的重要工具,具有傳承歷史文化、指導未來發展的作用。 2017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高度重視修史修志,讓文物說話,把歷史智慧告訴人們,激發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堅定全體人民振興中華、實現中國夢的信心和決心?!本幾?span style="line-height: 200%;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宋體, SimSun;">鄉鎮村志,不僅是響應中央的號召,也是一種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方式,還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組成部分。 從基本村情入手,通過總結農村改革發展建設經驗與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記錄下新型城鎮化的進程這也是新時代背景下,新農村建設成果的集中體現。這將為推動農村建設發展,加快全面實現小康目標提供現實借鑒;為挖掘保護、開發利用村落文化、旅游資源和宣傳名村,延續傳統文脈提供歷史依據;為開展相關學術研究,探索農村發展經驗提供科學素材;為滿足農民文化需求,培育愛鄉、愛國情懷提供學習范本;為延伸地方志工作觸角,充分發揮志書的存史、資政、教化功能提供借鑒模式;為社會各界和華人華僑、港澳臺同胞了解家鄉、尋根問祖、再續鄉情提供指引幫助,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在“錦繡鄉村”網站的頁面中,來自全國各地有錄入進本系統的鄉鎮村志會根據熱度自動陳列,人們可以在線閱讀村志的相關內容,也可以通過關鍵詞搜索引擎找到自己想要的村志。在這個村志的展示大平臺中,村志之間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距離,拉近了人們與鄉村之間的關系,也為遠在他鄉的游子提供了一份心靈慰藉。
|